当糖高遇到脂高,堵血管突然加速,该如何应对?
对糖友来说,血糖通常悄无声息地逐渐升高,除此之外,血脂也在静悄悄地升高。
当血糖和血脂都异常时,对人体的危害呈现出1+1>2的效果,这类糖友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成倍增高。
@图片来源 摄图网
六成糖友血脂异常
大家千万不要忽视血脂问题,调查研究发现,67.1%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血脂异常,这个比例相当高。
血脂是血清中胆固醇、甘油三酯和类脂(如磷脂)等的总称,医生最关注的指标有胆固醇和甘油三酯。而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,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。
糖友该怎么控制血脂?
2型糖尿病虽然是以高血糖为重要指征的疾病,但仅仅单纯地控制血糖,仍然解决不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发的事实。要想减少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,必须合理地调节血脂。
1.药物治疗
根据最新的《中国血脂管理指南(2023年)》,针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者,推荐使用他汀类药物,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这类药物时,要注意肝肾功检查。对于甘油三酯高者,推荐烟酸类药物、贝特类药物及高纯度ω⁃3多不饱和脂肪酸
@图片来源 摄图网
除此之外,既往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,可以采用基础胰岛素+GLP-1受体激动剂的方案,在降血糖的同时,可改善收缩压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心血管危险因素。
2.科学饮食,做到“三个少”
科学健康的饮食,对于改善血脂也很重要。建议糖友做到“三个少”。
@图片来源 摄图网
少吃饱和脂肪酸尽量使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(如菜籽油、花生油、玉米油、芝麻油等),用来替代饱和脂肪酸多的动物油、棕榈油等。
少吃反式脂肪酸
这种物质它对血脂代谢极为不利。炸薯条、西式快餐、人造奶油、巧克力、油炸方便面,曲奇饼干、蛋糕等食物是反式脂肪酸的重要来源。
少吃胆固醇
胆固醇是人体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,但摄入过多无益。
对于血胆固醇轻度增高者,每天胆固醇摄入量要少于300mg;重度高胆固醇血症者,每天胆固醇摄入量要少于200mg。
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有鱼子、蛋黄、动物内脏等,这些食物要少吃。 同时应增加水果、蔬菜、全谷薯类及鱼类的摄入。
3.控制体重,加强运动
肥胖就是脂肪过剩,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外在标志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控制体重,加强锻炼是维持合适血脂水平和控制血脂紊乱的重要措施之一。
@图片来源 摄图网
一般而言,糖友可以进行太极、慢跑、快走、骑车慢行、游泳、登山、倒走等。
此外,上午10点是一天中最佳的运动时机;下午4~5点是减肥的最合适锻炼时间;晚饭前0.5~1小时,此时进行散步(或者快走)和做保健体操,是有利于治疗糖尿病的体育疗法。 当然,运动建议适度,防止由运动诱发低血糖。
糖友血脂应该控制在什么水平?
血脂化验单没有向上的箭头,并非代表糖友的血脂就控制好了。相比非糖尿病患者来说,糖友需要把血脂控制更为严格,来预防相应的并发症。
@图片来源 摄图网
1.糖友血脂控制目标
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水平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和死亡风险,是糖尿病调脂治疗的主要目标,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HDL-C)是次要干预靶点。不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(ASCVD)风险等级的糖友,其血脂控制目标不同:
✔ l ASCVD风险为极高危(有明确ASCVD病史的糖友)
建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<1.8mmol/L,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HDL-C)<2.2mmol/L。
✔l ASCVD风险为高危(无ASCVD的糖友)
建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<2.6mmol/L,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HDL-C)<2.6mmol/L。
此外,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空腹甘油三酯≥5.7mmol/L,这时不管胆固醇水平为多少,为预防急性胰腺炎发生,首先使用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。
2.定期体检查血脂
血脂化验单上常见的有4个指标,分别为:总胆固醇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,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。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检查1次血脂。
对于接受调脂药物治疗者,4~12周后需要进行复查,来了解患者对降脂药的反应,及早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,然后根据需要每季度或者每年复查1次。
总而言之,为了避免心脑血管病的发生,糖尿病患者除了血糖控制良好外,也应重视血脂管理。
“仅供科普,具体诊治和用药请基于医生处方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。”
文章来源糖尿病网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参考资料:
1. “三高”共管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(2023版)专家组.“三高”共管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(2023版)[J/OL].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(网络版),2023,6:e1000144
2.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,李建军,赵水平,高润霖.中国血脂管理指南(2023年)[J].中国循环杂志,2023,38(3):237-271
3.无,母义明,朱大龙.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临床应用专家指导建议[J].中华糖尿病杂志,2023,15(3):209-215
4.唐大寒.糖尿病并发高血压、高血脂的营养治疗[J].糖尿病新世界,2012(10):52-53
5.依貂.糖尿病与高血脂[J].糖尿病新世界,2014:38-39.
6.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.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(2020年版)[J].中华糖尿病杂志,2021,013(4):315-409.
“仅供科普,具体诊治和用药请基于医生处方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。”